快轉到主要內容
  1. 科技新知/

Apple Vision Pro with M5 搶先體驗!

·8 分鐘· loading · loading · ·
搶先體驗 VisionOS VisionPro XR VR
每日拍拍
作者
每日拍拍
科學家 X 科技宅宅
目錄

img

前言
#

今天,2025年10月22日,正是第二代 Apple Vision Pro 的全球發售日。

這款備受矚目的新一代空間運算裝置,核心升級搭載了最新的 M5 晶片,將畫面的更新率(FPS)一舉從 90 fps 提升至 120 fps,視覺流暢度大幅躍進。此外,在電池技術和能效提升下,續航力也有顯著增長。

身為科技愛好者,拍拍君在得知 Apple Vision Pro 升級消息的第一時間,便火速預約了這次的產品體驗。

在深入分享 Vision Pro 2 的體驗心得之前,我想先和各位聊聊我的個人 VR 經歷。對體驗內容迫不及待的朋友,可以直接快轉到下一個段落。

雖然拍拍君的 VR 設備使用歷史不短,但累積的時數卻不多,主要原因在於過去的 VR 頭戴裝置設計,常讓我無法長時間佩戴(容易感到暈眩)。

早在 2018 年,拍拍君最早入手的產品是 Oculus Go 以及 Google Cardboard。

  • Oculus Go 屬於當時的輕量級 VR 頭盔,觀看 3D 影片還算舒適,但以今日標準來看,畫質已屬粗糙。

  • Google Cardboard 則更像是手機 3D 顯示的入門體驗,單純透過並排(Side-by-side, SBS)影像達到 3D 效果,適合看看 3D 影片,但嚴格來說還稱不上是真正的 VR 體驗。

到了 2020 年,拍拍君升級入手了 Vive Cosmos Elite。這才算是真正接觸到具備完整追蹤能力的 PC VR 頭盔。它搭配了 Vive 與 Valve 共同開發的第二代「燈塔追蹤」(Lighthouse tracking),手把定位極其精準,雖然安裝過程稍嫌繁瑣。

Cosmos Elite 的解析度 (1440x1700 per-eye) 雖比 Oculus Go (1280x1440 per-eye) 有所提升,但依然能清楚看到像素顆粒。不過,手把的精準互動帶來了不錯的沈浸感。最讓拍拍君驚豔的是遊玩 **《戰慄時空:艾莉克絲》(Half-Life: Alyx)**時的體驗,這不僅是我所有 VR 遊戲中遊玩時間最長的一款,也是我認為 VR 領域中,目前唯一能被稱作 AAA 級 的作品。

2023 年,拍拍君本來考慮入手 Meta Quest Pro,但當時在台灣購買不易,又剛好錯過限時特價。機緣巧合下,轉而購買了 Vive XR Elite (1920x1920 per-eye)。

XR Elite 改用 「餅乾鏡片」(Pancake Lens),這項技術在視覺體驗上帶來了質的提升。傳統的菲涅爾(Fresnel)鏡片常需要調整頭盔角度才能獲得清晰畫面,而餅乾鏡片不僅讓頭盔更輕薄,也大幅減少了邊緣模糊。

XR Elite 放棄了燈塔追蹤,轉而採用 inside-out 追蹤,手把定位依然精準,且空間使用上更具彈性。但平心而論,除了畫質的提升,VR 的核心體驗並無太多突破。其 XR 穿透畫面 更是當時的雞肋功能,不僅難以掌握物體距離感,真實世界的文字也無法清晰閱讀。

同年六月,Apple 宣布了第一代 Apple Vision Pro 的推出,被業界視為在 **XR(延展實境)**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高昂的價格與缺乏現有 VR 軟體生態的結合,拍拍君只好保持觀望。

就這樣來到了 2025 年,隨著第二代 Apple Vision Pro 的發布與性能大躍進,拍拍君覺得開是時候親身體驗這款「空間運算裝置」的魅力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昨天(2025年10月21日),Samsung 也推出了與 Google 合作的 Galaxy XR,運行 Android XR 系統,同樣令人期待!有 Android 生態系的加持,未來是否將真正開啟一個「大 XR 時代」呢?

搶先體驗
#

拍拍君預約的體驗時間是早上十點半,但是拍拍君十點多一些就到了,把 Apple Wallet 裡面的預約卡給店員看後就正式開始了這次的 Apple Vision Pro 體驗。

這次的體驗是導覽式的體驗,跟拍拍君同時段體驗的還有一人,兩人一起聽導覽人員的介紹之後一步一步的了解 Vision Pro 的功能。開始前要先讓店員掃描自己眼鏡的度數,和測量自己的頭型。隨後店員就會帶來一人一台的 Vision Pro 裡面已經裝好適合自己的磁吸鏡片。

戴上後一開始要先做一些眼追的校正,之後就可以看到非常接近真實世界的沈浸式穿透畫面。雖然仍然能分辨出是虛擬的畫面,但是空間的計算非常的精準,距離感的掌握也幾乎完全正確,甚至還能在頭盔中清楚的辨識手錶和手機的畫面,這一點真的是 Vive 與 Meta 目前還完全做不到的地方(當然售價也有巨大的差異)。

主畫面
#

按下電子旋扭後可以叫出 visionOS 的主畫面,直得注意的是 visionOS 甚至能計算目前的光源位置,在虛擬畫面中投影主畫面中各個 app 圖案的影子,這種小細節讓人感到非常的驚艷。而控制主畫面的選單就是單純的注視著畫面就好,當視線集中在某個 app 該 app 就會稍微地放大一些,然後兩著手指輕輕一捏就可以開啟 app。控制過程中,可以把雙手輕鬆的方在身邊或桌上,不需要提起雙手 Vision Pro 的鏡頭仍能準確的追蹤到。

Vision Pro 的解析度是 3660x3200 per eye 幾乎是 Vive XR Elite 與 Meta Quest 3 的四倍的畫質。 這麼高的畫質卻能有如此流暢的系統(120 fps),拍拍君想這就是 Vision Pro 之所以貴的原因吧。 拍拍君之前玩 PC VR 遊戲雖然也能達到 90 fps 但是在動態畫面中仍然會感到有點模糊和 3D暈,Vision Pro 完全不會感到不適。

相片
#

第一個導覽的軟體是相簿軟體。由於 Vision Pro 優異的畫質,因此在觀看相簿的體驗當然也是非常舒服。 除了一般的平面相片外,Vision Pro 也支持觀看:

  • 全景照片 (180度全景圖)
  • 空間照片 (3D 照片) 與空間影片
  • 平面照片自動轉換的 3D 照片

3D 照片和影片真的看起來很特別,或許拍拍君應該趁現在就開始用 iPhone 來拍攝空間照片和影片。 不過在導覽過程中有一點小遺憾是,範例空間影片中的 fps 似乎沒有很高可以清楚的分辨出畫面間的不連貫。

沈浸空間
#

旋轉電子旋扭後則可以慢慢的將畫面背景的穿透空間轉化到完全虛擬的沈浸空間中。可以在森林裡,可以在海洋中,更甚至到月球上。 轉換後可以更專注於工作之中。如果視野內有人接近,visionOS 也會把接近的人用半透明的方式呈現在虛擬世界中。這點我覺得超棒的。 唯一感覺怪怪的是在月球表上時 沒有露西,地球的大小看起來跟在地球看的月球差不多大。理論上地球比月球半徑大上四倍,在月球上看地球應該要大上四倍才對,但是Vision Pro 裡面似乎弄錯了。

img

Widget 小工具
#

小工具的體驗跟過去網路上看到一代時是差不多的。體驗中我們只有嘗試把一個時鐘放到牆上。 Vision Pro 可以精準的將這些小工作清楚的記得所在位置而且不會隨著時間和人的移動和飄移。

Apple TV
#

最後的體驗則是 Apple TV 中的各類型影片,包涵 3D 影片和 空間電影(VR 影片)。 觀賞影片的時候,使用者可以自訂要在什麽樣的空間觀賞,可以選擇不同空間或是在電影院中觀看, 選擇電影院時還可以進一步選擇座位的遠中間,或是上下層觀看。

較特別的是,選擇在黑暗空間觀看時,畫面下方可以呈現一個像是湖面的水源。湖面裡會有影片的倒映,感覺非常的特殊。 VR 影片(蘋果稱作 immersive video),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拍攝器材不同的關係,觀賞的體驗比過去 Vive 或 Oculus 的影片都來得舒服很多,立體感也非常不錯。 很可惜的是,拍拍君沒有機會嘗試其他片源的 VR 影片。

體驗之外
#

整個體驗在觀賞完四分鐘左右的 Apple Immersive Video 結束。 拍拍君像是進到大觀園一樣的大開眼界。拿下 Vision Pro 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比較可惜的是,體驗的時間有點短,而且因為是導覽式體驗,拍拍君沒有機會去嘗試一些第三方的軟體,也沒有機會體驗看看結合 Macbook Pro 的工作模式。

還有一點可惜的是,這次體驗雖然是用第二代的 Vision Pro 但是頭帶仍然是用前一代的單向編織頭帶 (Solo Knit Band) , 重量分佈有點集中在臉上,雖然這次戴了三十多分鐘沒有任何的不適,但是拍拍君感覺可能無法持續戴到兩個小時吧。希望第二代的 Dual Knit Band 可以改善重量的分布。

這次也很可惜沒有體驗的蘋果 AI (Apple Intellgence) 在 Vision Pro 上的表現。 同時間發表的 Samsung Galaxy XR 則是號稱跟 Google Gemini 有完美的整合。

結語
#

這次體驗拍拍君其實是很滿意的,甚至也很心動的有點想購買。 但讓拍拍君最猶豫不決的一點就是 Apple Vision Pro 沒有正式的支援 PC VR 遊戲。 雖然透過第三方的 ALVR 或是 iVRy,Vision Pro 是能玩PC VR 的,而且目前蘋果也正式的支援 PS VR2的手把。 拍拍君決定再做一些功課,看看 PC VR 在第二代 Vision Pro 的運作如何。 如果很順暢的話,當然一定買下去了啦~!

以下是拍拍君對 Vision Pro 外來的許願清單,也是目前對 Vision Pro 體驗後感到一些缺點。

  • 重量仍然不清,價格過高,軟體太少。蘋果應該要推出一款入門級的裝置,價格可能壓在 $1500 美金之內,不然使用者太少很難推廣。
  • 視野(Field of View, FOV) 不足。這也是 Vive 與 Meta 的痛點。目前XR 頭盔的 FOV 仍然局限在 100-110 度之間。更大的FOV有助於更深的沈浸感。
  • 可以連結 Macbook, 但是目前無法直接投影 iPhone 與 iPad 的畫面到 Vision Pro 中,這點有點可惜(可以透過Macbook 鏡像 iPhone 的畫面,但是不能直接鏡像)。
  • 最後一點也是我最希望能有的是正式的支援 PC VR,尤其希望能維持 120 fps。

最後最後,拍拍君沒有體驗到但是很想知道的是,如果透過 Vision Pro 提升工作的效率。 拍拍君目前知道連結 Macbook 後似乎能把 Vision Pro 當作一個超大的顯示器,再配上沈浸的畫面,不知道能法提升工作的生產力。 目前拍拍君的想像是,可能會因為 Vision Pro 的重量而無法長時間的工作。

另一方面有另一類的 XR 眼鏡(或稱作 AR 眼鏡),有超輕量的鏡架與類4K 的畫質。這類眼鏡能做到 3DOF/6DOF 的效果,某種程度也可以當作一個超大的顯示器來幫助工作,也可以直接鏡像手機的畫面。主流的 AR 眼鏡,目前拍拍君看中的有 Xreal 的 One Pro 以及 Viture 的 Luma Ultra/ The Beast這幾款。拍拍君目前預購了一支 Viture Luma Ultra 等收到後再跟大家分享心得。

相關文章

iPadOS 26 搶先體驗!
·3 分鐘· loading · loading
搶先體驗 Ipad Os
Python: 我需要進度條! tqdm
·3 分鐘· loading · loading
Python Tqdm Data Science
超好用的本地LLM: Ollama
·6 分鐘· loading · loading
好玩軟體 LLM Ollama
讓你的終端機華麗變身:Rich 套件教學
·2 分鐘· loading · loading
Python Rich Cli
開發的好習慣 Unit Test
·5 分鐘· loading · loading
Python Pytest Ci Unittest
在 iPhone 上也可以使用本地 LLM!
·2 分鐘· loading · loading
好玩軟體 LLM Ollama